百年瞬間丨中央紅軍長征來到哈達鋪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
1935年9月18日,中央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后,從四川進入甘南,來到一個叫哈達鋪的地方。在歷時將近一年的艱苦轉戰中,中央紅軍從出發時浩浩蕩蕩的8萬多人只剩下7000多人,疲憊不堪的紅軍將士急需休整,而物產豐富、民風淳樸的哈達鋪讓紅軍在千難萬險的長征后看到了絕處逢生的希望。
△當年紅軍偵察員獲取國民黨舊報紙的郵政代辦所
電視劇《長征》:
毛澤東:看,風吹草低見牛羊啊。
彭德懷:是啊,我部攻占大草灘之后,繳獲了幾十萬斤糧食,還有兩千多斤食鹽。
毛澤東:好哇,我們進駐哈達鋪之后,我想提一個口號,要讓大家都吃好。
彭德懷:我贊成,為了讓同志們盡快恢復體力,我建議供給部給每位紅軍指戰員再發一塊銀元,讓大家改善改善伙食……
哈達鋪的當地百姓知道紅軍的來意和主張后,紛紛熱烈歡迎,好像招待自己的家人一樣。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辦公室主任 趙王林:紅軍首先在這個地方得到了給養,吃飽了肚子,得到了極其珍貴的休整,(哈達鋪)被楊成武將軍親切地稱之為“長征途中名副其實的加油站”。
△1935年9月,毛澤東在哈達鋪的一張《大公報》上發現陜北有根據地和紅軍的消息
紅軍開始長征后,一直通過收集報紙從中分析形勢,確定紅軍的前進路線。在哈達鋪休整期間,毛澤東正是通過一張國民黨的舊報紙了解到劉志丹、徐海東領導的紅軍在陜北開辟根據地的消息,從而將紅軍長征的落腳點選定在陜北。
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陳伙成:那個報紙是反過來看的。如果他力量很小,他就不足以引起敵人那么大的反響。你的反應越強烈,就說明我當地紅軍和蘇維埃運動越發展了,越開展了。
△毛澤東在哈達鋪下街村的關帝廟內召開中央紅軍團以上干部會議,確定到陜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決定
1935年9月22日上午,毛澤東在哈達鋪下街村的關帝廟內召開了中央紅軍團以上干部會議。長征跋山涉水,到底要走到哪里去?現在有了答案——到陜北革命根據地去!會場上頓時一片歡騰。
1936年8、9月間,紅四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也先后通過哈達鋪進軍陜北。哈達鋪不僅成為紅軍長征途中的加油站,也成為決定紅軍長征命運的重要決策地。中國革命的歷史從這里開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相關資訊:
- 馬相忠主持召開州政府常務會議 傳達學習全國全省有關…2021-03-05
- 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 英國人自己說出了真相2021-03-05
- 傳遞民情民意 暢談發展信心——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2021-03-05
- 述評:牢記使命 堅定信心——從全國兩會看開啟新征程2021-03-05
- 新華全媒+|圖解政府工作報告2021-03-05